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采用空心陰極燈作為銳線光源,燈內充入待測元素。當通電時,該元素會發(fā)射出具有特定波長的特征譜線,這些譜線對應于該元素原子躍遷時所能吸收的能量。樣品經(jīng)過前處理后轉化為溶液狀態(tài),再通過霧化器形成微小液滴,與助燃氣體混合進入燃燒器或石墨爐等原子化裝置。在這個過程中,試樣中的金屬離子被還原成基態(tài)自由原子,形成原子蒸氣云。當來自光源的特征輻射穿過這一區(qū)域時,部分光子會被相同元素的原子所吸收,使得透射光強度減弱。
為了排除其他無關光線的影響,儀器配備了單色器來選取所需的分析線。單色器能夠將復合光分解為單一波長的光,確保只有目標元素的共振線到達檢測器。衰減后的光束抵達檢測系統(tǒng),通常使用光電倍增管或其他類型的探測器將其轉換為電信號。這個電信號的大小與樣品中待測元素的濃度成正比,從而實現(xiàn)定量分析的目的。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環(huán)境要求
-實驗室應保持清潔、干燥,避免灰塵、腐蝕性氣體等對儀器造成損害。同時,要防止震動源的影響,確保儀器放置平穩(wěn)。
2.安全防護
-由于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高溫、高壓以及有害氣體的產(chǎn)生,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(guī)程,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備,如護目鏡、手套等。特別是在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時,要注意防火防爆。
3.儀器校準與維護
-定期對儀器進行校準,包括波長校準、吸光度校準等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日常維護,如清潔光學元件、更換耗材等,保證儀器的正常運行。
4.樣品處理規(guī)范
-樣品的處理過程要嚴格按照標準方法進行,確保樣品的穩(wěn)定性和均勻性。對于復雜基質的樣品,可能需要采取適當?shù)那疤幚矸椒ǎ韵蓴_因素。
5.避免干擾因素
-注意可能存在的光譜干擾、化學干擾和物理干擾等因素。例如,其他元素的譜線可能與待測元素的譜線重疊,導致測量誤差;樣品中的共存物質也可能影響待測元素的原子化效率等。可通過選擇合適的分析線、加入基體改進劑等方法來減少干擾。
6.操作細節(jié)把控
-在操作過程中,要注意各個部件的正確使用方法,如空心陰極燈的安裝、燃燒頭的調整等。避免誤操作導致儀器損壞或測量結果不準確。
7.數(shù)據(jù)可靠性驗證
-為了確保數(shù)據(jù)的可靠性,建議進行多次重復測量,并對結果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。同時,可以使用標準物質進行質量控制,檢查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密度。
8.關機順序:實驗結束后,應按照正確的關機順序關閉儀器,先關閉相關輔助設備,再關閉主機電源,最后拔掉電源插頭。